湘文旅产业〔2024〕42号
各成员单位,各市州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厅机关各处室,省文物局,厅直各单位:
经认真研究,现将《湖南省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湖南省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
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计划工作专班办公室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代章
2024年3月20日
湖南省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效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计划,根据《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湘发〔2023〕8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23〕54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机制方案>的通知》(湘办发〔2024〕7号)等文件精神,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构建现代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体系为主线,以建设文化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统揽目标,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主要驱动力,引领全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规模、质效、品牌提升,为推进全省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做出积极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提供重要支撑。
(二)工作原则
坚持统筹谋划、重点突破。科学谋划全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重点方向和时空布局,着力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统筹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五链融合”,努力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坚持产业融合、科技赋能。加快传统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文旅与数字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文化创意旅游企业“数智化”改造。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资源要素高效聚集,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
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协作。推动高效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提高产业安全性、完整性、先进性,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水平。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9年,全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力争全省音视频相关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收达5687亿元,平均增速均约为10%;旅游接待人数11.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万亿元,平均增速分别约为10%和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资源高效利用,产业要素高效聚集,产业链主、链长、链生态协同发展。力争培育1家千亿资产文旅企业,3—4家百亿资产文旅企业,3家以上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更强。品牌影响进一步提升。音视频产业集聚效应突显,湖南成为全国重要的音视频产业集聚区、示范引领区。文化强省目标基本实现,新时代湖湘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力增强。“五张名片”旅游精品线路内容和特色不断丰富,“三湘四水 相约湖南”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不断增强。
2.年度重点发展指标(详见附件)。
[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广播电视局、湖南湘江新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省统计局等]
二、重点任务
坚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全省一盘棋发展思路,统筹谋划、分工负责、整体推进,强化资源整合、项目统筹、平台共享、政策衔接、基础连通,构建多级多部门协同推进倍增计划的大工作格局。
(一)重大项目引领支撑行动
坚持“项目为王”,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产业规模、转型升级、辐射带动、提质增效等方面引领支撑作用,打造产业倍增核心引擎和源头活水。加强重点项目管理服务。建立全省重点文旅项目动态管理平台。按照10亿元、5亿元、5000万元筛选一批省、市、县三级文化创意旅游重点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支持优先享受要素和政策保障。加强在建项目推进保障。成立省、市、县重点项目协调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通过常态化调度和“一事一议”方式,重点协调并及时解决在建项目用地、用能、融资等问题,确保重点项目推进好、竣工早、见效快。高水平谋划储备项目。聚焦旅居度假、工业旅游、航空小镇、房车露营、高品质住宿、数字演艺、音视频装备制造等新兴业态,跨区域整合文旅资源,策划包装一批具有湖南独特性、区域带动性、全国知名度和世界领先性的省级战略招商引资项目,加强重大战略投资机构推介对接,引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龙头支撑产品。全产业链推进招商引资。以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为引领,完善“两图两库两队三池”,形成“重实效、强执行、抓落实”的大招商格局。出台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链招商引资考评机制,强化市州和县(市、区)招商落地考评。高质效推进招商洽谈。借用“进博会”、“欧洽会”、深圳文博会等国内国际经贸平台,主动高效对接长三角、粤港澳、欧美等重点区域和地区。积极推进湘商回归、校友回湘、湘智兴湘。[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湘江新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等]
(二)市场主体培育壮大行动
强化市场主体主导地位,在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创新创造、链式发展、精准帮扶上下功夫,以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为核心,壮大产业主体支撑体系。着力招大引强。以三类“500强”企业为主,加大引进战略市场主体,充分发挥重大市场主体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理念、投资、人才、管理、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壮大龙头企业队伍。按照1亿、5亿、10亿、100亿元规模梯次培育一批规模企业。力争培育1家千亿资产文旅企业,3—4家百亿资产文旅企业。重点支持湖南旅游集团打造“链主”企业。支持省管国有文化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一批“领航型”骨干文旅企业。鼓励文旅企业上市和升规入统。鼓励优质文旅企业上市,加快推动以文旅业为主体的企业上市融资。定期举办文旅企业上市培训,邀请专家上课辅导,宣讲上市政策,帮助企业提升上市实务水平。深入发掘、精准定位优质文旅业后备资源,进一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深化后备资源培育,做好上市协调服务工作,助力文旅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推动文旅企业“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引导大师工作室、作坊、非遗、文创商品、娱乐单位、文化产业专业合作社等中小微企业向专业、特色、创新方向发展。发展壮大优秀文旅企业家队伍。弘扬企业家精神,开展现代文旅企业家评比活动,鼓励一批懂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市场创新能力、带领产业发展、担当社会使命责任的优秀企业家做大做强,激活文旅领军人才活力和贡献力。(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宣传部,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省国资委、省广播电视局等)
(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行动
深入实施“旅游+”和“+旅游”,推动旅游与文化创意、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先进制造、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传统优势和未来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打造新产品、新业态,培育产业倍增新增长点。打造文旅融合发展聚集区。指导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文旅融合聚集区建设发展,创新开展湖南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评,依托湖南优秀特色文化,培育全省新的文化创意旅游项目、资金、人才、业态、价值融合发展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集群,和具有世界吸引力的主题特色旅游目的地。丰富现代工农业旅游业态。丰富农业休闲、生态康养、乡村民宿、非遗体验等发展平台和业态。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支持新型工业企业、街区、城市拓展文旅体验空间、加强服务配套、增强专业研究水平,完善现代工业旅游产品体系。推动《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地,编制湖南省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发布工业旅游线路产品,举办湖南省工业旅游推广月活动,打造株洲清水塘、衡阳建湘工业文化街区、常宁水口山等100个工业旅游点。拓展先进制造应用场景。支持打造湖南先进制造业高地,丰富拓展先进制造成果文旅应用场景。推动音视频“采、编、播、传、显”产业链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大力实施“畅游湖南”交旅融合示范工程,以重大交通要素为核心,整合推出一批交旅融合深度体验产品。充分利用湖南首批全域低空改革试点发展机遇,推动航空航天产业与文旅市场结合,大力推动低空飞行项目建设、产品创新、政策扶持。推进建筑装备、水上装备等应用推广。培育康养旅游产品。拓展生态资源价值实现途径,推动生态康养发展。推进文旅与中医养生、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融合,推出一批更具生态效益和康养价值的健康养生产品。(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林业局等)
(四)科技创新赋能增效行动
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标志性工程,不断提升数字科技赋能文旅能级。创新数字文旅产品。推进数字文博大平台、湖南博物院文物大数据资源库、马王堆数字博物馆、M-box等项目建设,打造全世界最亮眼的数字博物馆。加快芒果城、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项目建设,做强长视频内容核心业务板块,推动与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融合孵化新业态。支持金鹰卡通、山猫传媒、漫联卡通、草花互动等原创型动漫企业发展。出台《湖南省文旅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批文旅元宇宙沉浸式体验项目,发布一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数字化创意示范、文旅装备技术提升等典型案例。打造一批沉浸式演艺、展览、娱乐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强化文旅科技载体支撑。创建一批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文旅部技术创新中心,联合认定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快音视频媒体实验室、媒体产业公共云、视频网、算力汇聚调度平台等建设,促进音视频内容和软硬件高度耦合、互为驱动。举办中国(马栏山)国际数字文博产业博览交易会,支持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争创数字媒体制播与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智慧文旅服务平台。推动全省线上文旅资源整合,提升湖南智慧文旅平台和“又湘游”运营效能,发挥湖南传统工艺美术创造性发展数字服务平台作用,培育壮大工美产品消费市场,搭建全省文物数字化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数字博物馆”。支持文旅企业“数智化”提升改造。鼓励企业持续开展旅游装备、设备、新型材料推广运用和更新,发展数字人、视频AI等先进音视频制作生产线,推动与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广播电视局、湖南湘江新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等]
(五)文旅消费提档升级行动
发挥文旅消费基础作用,推动文旅消费持续扩大。发放文旅消费券。省级投入专项资金发放文旅消费券,鼓励市州集中开展文旅消费券发放活动,引导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旅游餐饮等企业出台优惠措施或发放惠民消费券。开展系列消费促进活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为支撑,开展“三湘四水 相约湖南”文旅消费季活动;积极申办文旅部“中国节日”主题文旅消费活动,提升湖南文旅消费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创建文旅消费新空间。持续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创建,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街区、文化园区和商业综合体等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遴选。发展数字、绿色、健康、国潮消费,点亮文旅“夜经济”,培育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新场景,打造长沙县乐运魔方等200个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举办文旅品牌节会活动。办好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湖湘动漫月、湖南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等活动,发挥重大文旅品牌活动促进消费作用。鼓励举办承办国际国内各类高水平赛事、文旅展会、文艺演出,以“文旅体展”融合发展带动流量、促进消费。鼓励举办老字号嘉年华、国潮非遗市集等活动。(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等)
(六)品牌形象培塑提升行动
围绕“三湘四水 相约湖南”整体形象品牌,持续擦亮“五张名片”,进一步提升湖南旅游美誉度,塑造湖南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良好形象。构建媒体推广矩阵。构建中央和地方知名频道、栏目以及主要客源地城市高铁站、机场、地铁站、电视、户外、网络、新媒体为一体的全媒体平台矩阵,大力推进“三湘四水 相约湖南”旅游品牌推广。打造品牌传播活动。以高标准办好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为重点,统筹推进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湖南省(四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策划制作“味道湖南·去湘当有味的地方”第二季等电视综艺节目,推进系列推广传播活动。强化对外交流推介。贯彻国家和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向全球讲好湖南文旅发展故事。赴欧洲马德里、柏林等地开展文旅主题展。赴西亚、非洲等开展“三湘四水 相约湖南”主题推介活动。组织参加香港、澳门、台湾旅游展会和宣传推介活动。做好重要境外客源市场旅行商来湘踩线、洽谈交流。落实入境游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引客入湘”入境旅游奖励办法,持续拓展境外客源市场。支持湖南航旅联盟发展,指导、推出创新“航空+文旅”线路产品,以创新航空线路产品为依托,提升湖南文旅品牌国际影响力。(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等)
(七)文旅金融激发活力行动
推进系列金融扶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政策落地见效,加强货币信贷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创新更多符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文旅项目特殊需求的文旅金融产品,切实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提供金融活水。持续实施旅游企业“白名单”制度,推动银行机构加大信贷资源支持,增加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长期贷款投放,重点支持打造音视频、文化创意和文旅融合示范区等产业集群;对湖南省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提供再担保业务发生的风险进行补偿,撬动年度最高不超过20亿元的银行信贷融资。支持金融机构联合省级地方征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长期贷款投放,重点支持打造音视频、文化创意和文旅融合示范区等产业集群。加快建立省级政府文旅产业投资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旅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REITs、ABS等方式融资。探索成立湖南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投融资联盟,实施圆桌会议制度。(牵头单位: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责任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等)
(八)综合平台聚集提速行动
不断拓展新区、园区、示范区、活动、会议等平台内容作用,引导产业要素科学配置、高效聚集、提升效益,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合作。拓展特色平台内容。提升湘江新区文旅聚合能力和发展水平。拓展马栏山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优势园区平台内容内涵,支持推动优质企业、优秀人才、知名品牌和创新技术集聚发展。提升品牌活动质效。创新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湖南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中国新媒体大会、音视频产业峰会、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马栏山杯”国际音视频算法大赛、湖南马栏山数字文化产业嘉年华等品牌活动思路和内容,创造品牌活动更大价值。探索区域平台模式。探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思路模式,支持平江县、炎陵县、凤凰县开展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创新,打造区域协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融合度高的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创新国际平台空间。聚焦世界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立足全省特色文旅资源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基础,紧盯国际文旅市场消费需求,打造世界合作交流新平台,创新国际对接和对话空间。[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广播电视局、湖南湘江新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等]
(九)市场环境提升创优行动
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等公共文化数字化项目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升级旅游道路和游客接驳体系,提升景区景点可进入的便利化水平,不断完善“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深入推进“门前十小”工程,开展“最美潇湘文化阵地”创建,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环境。提高文旅行业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游客满意在湖南”行动,不断夯实文旅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诚信经营、文明服务,提升文旅行业优质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各类文化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文旅市场主体规范运行。起草出台《关于推动湖南高品质旅游住宿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持续推进文旅行业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游客舒适度和满意度。健全文旅市场治理体系。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依法严打非法经营、欺诈消费以及“黑导游”等违法行为。加强文旅场所及周边社会治安问题综合整治。推出文旅企业诚信“黑”“白”名单,加强企业信用评定成果应用。畅通线上线下旅游投诉渠道,做到“接诉即办”,建立健全旅游投诉纠纷调解与司法仲裁衔接机制。重点建立健全剧本秀、文化创意等行业监管制度,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旅游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等]
(十)人才要素保障强化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堵点、难点、卡点问题,推动出台一批小切口、精准化、可操作、有实效的政策举措。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关键环节,引进或培养一批视野广、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产业人才。实施湖南文化人才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支持计划、青年戏曲领军人才工程、乡村文旅能人孵化工程、名校名师联培传艺工程、户外旅游主理人培养工程等“五大文旅人才计划工程”,持续开展产业人才集中培训,建立多样性产业人才队伍。统筹现有政策框架,通过财政、金融、用地、科技、工信、人才、商务等部门联动,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创新平台、重大技术攻关、重要展会平台等给予政策倾斜。发布《打造万亿产业,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若干措施》以及促进招商引资和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文件,整合各级政策、资金、要素聚焦支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湖南湘江新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班
成立湖南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计划推进工作专班(简称“专班”),组建由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同志任链长和专班召集人,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兼)卿立新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任副召集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希慧为执行副召集人,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广电局等19个单位参与,金融机构、专家代表、领军企业、行业协会等为支撑的工作专班。专班在全省重点产业倍增计划领导小组框架下,具体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相关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和旅游厅。
(二)压实责任,健全机制
专班建立“链长、专班、职能处室”三级工作机制。链长负责审议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规划、计划、年度目标任务等重大文件和议题,召集专班成员会议,指导专班重大工作、活动推进。专班负责具体提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规划、计划、年度目标任务等,草拟重大文件,提出重大议题,组织重大活动和会议,组织开展日常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建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计划专班办公室工作机制,由厅党组书记、厅长牵头,厅党组成员分工负责,相关职能处室参与,并按职责分工与专班重点目标任务对接,负责具体落实推进有关目标任务。
(三)定期调度,及时通报
专班坚持重点工作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汇报、年度总结,每年初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原则上每月6日前,专班办公室汇总工作进展情况。推行产业发展专题推进机制,每季度首月15日前召开一次专班推进会,每年召开一次推进大会,调度产业推进情况,推广专班成员单位和市州先进发展经验,协调解决重大项目问题,签约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立产业发展监测分析机制,按年度编制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年度投资分析报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蓝皮书、音视频产业发展白皮书等,进行专题形势分析,及时发布产业成果。
(四)宣传引导,强化推广
专班各成员单位要及时总结,不定期以书面形式(不超过200字),将推进工作取得的成绩亮点、做法经验等,报送专班办公室。同时,对工作成绩和亮点要加强推广宣传,进一步凝聚产业发展共识,提振发展信心,聚集发展合力。专班办公室将结合重大工作安排和重要工作节点,实时开展专题、深入报道宣传。
(五)清单管理,大抓落实
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全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大抓落实。要对标对表倍增计划年度指标任务,明确部门细化指标、任务,按月列出重点和亮点工作清单,提交专班并组织实施,尽力以一域之光贡献全省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倍增。
附:表1.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年度目标表
表2.各市州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收年度目标表
表3.各市州旅游发展年度目标表
附
表1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年度目标表
产业 | 指标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平均 增速 |
音视频 | 音视频相关产业规模(亿元) | / | 2500 | 2750 | 3025 | 3328 | 3660 | 4000 | 10% |
文化创意 | 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收(亿元) | 3158 | 3489 | 3856 | 4260 | 4700 | 5170 | 5687 | 10% |
全域旅游 | 旅游接待人数(亿人次) | 6.5 | 7.4 | 8.3 | 9.2 | 10.0 | 10.8 | 11.6 | 10% |
旅游总收入 (万亿元) | 0.95 | 1.07 | 1.20 | 1.30 | 1.40 | 1.52 | 1.64 | 9% |
注:2023年为测算基准年,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官方统计;音视频相关产业规模的2024年目标来源于《2024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收、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的2027年目标均来源于《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态势、产业基数变化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产业增速预计前高后平,总体保持强劲增势。
表2 各市州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收年度目标表
(单位:亿元)
市州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长沙 | 1491.59 | 1648 | 1821 | 2012 | 2219 | 2441 | 2686 |
株洲 | 273.75 | 302 | 334 | 369 | 407 | 448 | 493 |
湘潭 | 111.38 | 123 | 136 | 150 | 166 | 182 | 201 |
衡阳 | 71.11 | 79 | 87 | 96 | 106 | 116 | 128 |
邵阳 | 216.63 | 239 | 264 | 292 | 322 | 355 | 390 |
岳阳 | 366.79 | 405 | 448 | 495 | 546 | 600 | 660 |
常德 | 157.61 | 174 | 192 | 213 | 235 | 258 | 284 |
张家界 | 28.45 | 31 | 35 | 38 | 42 | 47 | 51 |
益阳 | 61.57 | 68 | 75 | 83 | 92 | 101 | 111 |
郴州 | 195.52 | 216 | 239 | 264 | 291 | 320 | 352 |
永州 | 85.86 | 95 | 105 | 116 | 128 | 141 | 155 |
怀化 | 49.80 | 55 | 61 | 67 | 74 | 82 | 90 |
娄底 | 39.37 | 43 | 48 | 53 | 59 | 64 | 71 |
湘西州 | 9.24 | 10 | 11 | 12 | 14 | 15 | 17 |
表3 各市州旅游发展年度目标表
市州 | 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 |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
长沙 | 19453.33 | 21884 | 24545 | 27207 | 29573 | 31939 | 34304 |
株洲 | 6025.85 | 6779 | 7603 | 8428 | 9160 | 9893 | 10626 |
湘潭 | 4699.84 | 5287 | 5930 | 6573 | 7145 | 7716 | 8288 |
衡阳 | 6212.52 | 6989 | 7839 | 8689 | 9444 | 10200 | 10955 |
邵阳 | 4830.80 | 5434 | 6095 | 6756 | 7344 | 7931 | 8519 |
岳阳 | 6768.81 | 7615 | 8541 | 9467 | 10290 | 11113 | 11936 |
常德 | 5062.64 | 5695 | 6388 | 7080 | 7696 | 8312 | 8928 |
张家界 | 3639.04 | 4094 | 4592 | 5089 | 5532 | 5975 | 6417 |
益阳 | 4505.80 | 5069 | 5685 | 6302 | 6850 | 7398 | 7946 |
郴州 | 7067.30 | 7950 | 8917 | 9884 | 10744 | 11603 | 12463 |
永州 | 5430.12 | 6109 | 6852 | 7594 | 8255 | 8915 | 9576 |
怀化 | 5838.08 | 6568 | 7366 | 8165 | 8875 | 9585 | 10295 |
娄底 | 3971.11 | 4467 | 5011 | 5554 | 6037 | 6520 | 7003 |
湘西州 | 5785.63 | 6508 | 7300 | 8092 | 8795 | 9499 | 10203 |
| 旅游总收入(亿元) |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
长沙 | 2193.05 | 2458 | 2757 | 2987 | 3263 | 3492 | 3768 |
株洲 | 624.00 | 700 | 784 | 850 | 928 | 994 | 1072 |
湘潭 | 458.86 | 514 | 577 | 625 | 683 | 731 | 788 |
衡阳 | 646.17 | 724 | 812 | 880 | 961 | 1029 | 1110 |
邵阳 | 519.40 | 582 | 653 | 707 | 773 | 827 | 892 |
岳阳 | 727.47 | 815 | 915 | 991 | 1082 | 1158 | 1250 |
常德 | 586.24 | 657 | 737 | 798 | 872 | 934 | 1007 |
张家界 | 514.62 | 577 | 647 | 701 | 766 | 820 | 884 |
益阳 | 452.38 | 507 | 569 | 616 | 673 | 720 | 777 |
郴州 | 731.50 | 820 | 920 | 996 | 1088 | 1165 | 1257 |
永州 | 539.56 | 605 | 678 | 735 | 803 | 859 | 927 |
怀化 | 534.81 | 600 | 672 | 728 | 796 | 852 | 919 |
娄底 | 392.07 | 440 | 493 | 534 | 583 | 624 | 674 |
湘西州 | 644.75 | 723 | 811 | 878 | 959 | 1027 | 1108 |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 2024年3月20日印发 |